最後一個主題,我這樣說有些天真,那就是,考慮到過去兩年半的文化、社會和金融改革,像達沃斯這樣的會議是否還有價值。當前數位領域由許多即將在瑞士舉行的活動的出席者所主導。我的問題是:他們是否是製定未來幾年議程的合適人選?
數位
全球租稅協定懸而未決
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本週抵達歐洲,她有很多事情要做。對俄羅斯石油的進一步製裁是議程上的首要議題。但她在參加的會議中,特別是在波蘭期間,重新努力為就修訂世界稅收規則的全球協議達成 中國資料庫 協議。達成這項協議的目標正在迅速瓦解。其中包括要求全球 100 家最大的公司在其經營地繳納更多的稅,並設定 15% 的全球企業最低稅率門檻。 歐洲各國財政部長預計將於下週就最低稅率的製定進行投票,但華沙方面表示,除非協議的另一部分(即大公司必須向地方政府繳納更多稅款)也得到同等解決,否則華沙方面不會簽署該協議。
然而,由於美國參議院幾乎沒有表現出批圍內納稅的意願,這一點看起來存在嚴重疑問。鑑於民主黨和共和黨內部日益衰落,人們甚至懷疑國會是否會支持全球最低企業稅門檻。如果共和黨重新奪回眾議院或參議院(或兩者皆奪)控制權,華盛頓通過所需條約和立法的可能性將變得更加渺茫。耶倫和其他美國官員都知道這一點。他們對此幾乎無能為力。
重塑歐洲數位外交政策
歐洲喜歡說它想成為全球數位監管超級大國。儘管布魯塞爾制定了世界領先的資料保護規則,以及最近批准的《數位市場法》和《數位服務法》,但與華盛頓和北京等競爭對手相比,布魯塞爾在全球舞台上的表現仍遠遠不夠。許多歐盟機構 相互爭奪權力,往往無法將現有規則轉化為強而有力的國際政策。我與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何塞·伊格納西奧·托雷布蘭卡(José Ignacio Torreblanca ) 談論了他為歐盟 27 國製定真正的數位外交政策的工作。目標是:統一歐盟的數位監管、投資基金和技術專長,以幫助世界各地的其他國家。